|
参观《殷契抒怀》朱彦民甲骨文集联书法展时间:2019-02-15 朱彦民,当代著名学者,书法家。1964年生,河南人,艺名朱桢,号美髯公,斋号冰醋斋、怀醑堂、后素轩。师从王玉哲,范曾先生。 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先秦史研究室主任、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,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兼职教授。任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,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、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、天津市国学研究会会长等多所学术机构负责人和高级研究员。 1985年毕业于安阳师范学院中文系,初习甲骨文字。199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专业,获历史学硕士学位。1996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,获历史学博士学位。 主要研究领域为甲骨学(古文字学)、殷墟考古与殷商社会生活史,书法艺术史论。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,又称“契文”、“甲骨卜辞”、殷墟文字或“龟甲兽骨文”。是汉字的早期形式,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。1899年殷墟甲骨文之发现,与西北流沙坠简、敦煌石室经卷、明清大内档案一起,被艳称中国近代文化史料“四大发现”。 甲骨文与天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甲骨学第一部字典编纂出版于天津,而且甲骨学一个重要分支——甲骨文书法艺术也发端在津沽大地。1900年,甲骨文发现者、著名书法家孟广慧就用毛笔临摹所藏甲骨文精品,这不仅为甲骨文著录开启了摹本先河,也是笔墨书写甲骨文开山之作,孟是甲骨文书法导夫先路者。1905年前后,另一甲骨文发现者、著名甲骨学家王襄之胞弟、津门印学大家王雪民始以甲骨文字刻印,为甲骨文入印第一人。1921年,著名甲骨学家、“甲骨四堂”之首罗振玉在天津嘉乐里贻安堂石印第一部甲骨文集联《集殷虚文字楹帖》。如今甲骨文书法篆刻艺术如火如荼,方兴未艾,追本溯源,实肇始于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。 甲骨文书法的创作难点在于内容,在常用的600多字中集联、组句、成文难度极大,大大制约了可书写性。不但内容难见新意,形式也很难求新,所以常出现雷同内容。本次展览中,朱彦民能够创作出90余件作品,与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是密不可分的。同时,甲骨文书法也是书家内心情感的表达,应有来自悠远的时空出之自然的精神,追寻商代先民的神采、精髓,荡涤浮躁时俗之气,注重天然、稚拙等不可或缺之美。 我用相机拍摄了朱老师的部分展览作品,分享给大家。 END |